“五族协和”的版本间的差异
跳到导航
跳到搜索
小 (机器人: 尚未清空的已重定向分类(Cat:中华民国大陆时期政治口号→Cat:中華民國大陸時期政治口號)) |
(补救1个来源,并将0个来源标记为失效。) #IABot (v2.0.7) |
||
第5行: | 第5行: | ||
==背景== |
==背景== |
||
− | 1932年3月9日,日本[[關東軍]]扶持清朝末任皇帝[[溥仪]]在[[长春]]建立[[满洲国]],年号「[[大同 (满洲国)|大同]]」,提出了“王道乐土”和“'''五族协和'''”的思想,把代表汉、满、蒙、朝、和等五个民族的五色旗定为国旗。在满洲国,五族就变成[[和族]](红色)、[[漢族]](蓝色)、[[蒙古族]](白色)、[[朝鲜族]](黑色)、[[滿族]](黄色)。<ref>{{Cite web|url=http://flagspot.net/flags/cn_j_mk.html|title=Manchukuo (Japanese Puppet State in China)|trans_title=满洲国(日本在中国扶植的傀儡国家)|publisher=[[世界旗帜网]]|language=en|date=2009-08-08|accessdate=2010-12-15}}</ref>1932年7月,脱胎于滿洲協和黨的[[滿洲國協和會]]成立,是旨在通过向在满中国民众渗透王道政治、民族协和的指导理念,把被统治民族统一于满洲国的思想感化团体,其纲领是以「实践[[王道 (儒家思想)|王道]]为目的」、「乐天知命、注重[[礼教]]」。 |
+ | 1932年3月9日,日本[[關東軍]]扶持清朝末任皇帝[[溥仪]]在[[长春]]建立[[满洲国]],年号「[[大同 (满洲国)|大同]]」,提出了“王道乐土”和“'''五族协和'''”的思想,把代表汉、满、蒙、朝、和等五个民族的五色旗定为国旗。在满洲国,五族就变成[[和族]](红色)、[[漢族]](蓝色)、[[蒙古族]](白色)、[[朝鲜族]](黑色)、[[滿族]](黄色)。<ref>{{Cite web|url=http://flagspot.net/flags/cn_j_mk.html|title=Manchukuo (Japanese Puppet State in China)|trans_title=满洲国(日本在中国扶植的傀儡国家)|publisher=[[世界旗帜网]]|language=en|date=2009-08-08|accessdate=2010-12-15|archive-date=2017-11-25|archive-url=https://web.archive.org/web/20171125213131/https://flagspot.net/flags/cn_j_mk.html|dead-url=no}}</ref>1932年7月,脱胎于滿洲協和黨的[[滿洲國協和會]]成立,是旨在通过向在满中国民众渗透王道政治、民族协和的指导理念,把被统治民族统一于满洲国的思想感化团体,其纲领是以「实践[[王道 (儒家思想)|王道]]为目的」、「乐天知命、注重[[礼教]]」。 |
==图集== |
==图集== |
2020年12月15日 (二) 16:18的最新版本
五族协和是大日本帝國扶持的傀儡国家满洲国提出的一条口号。号召满洲国汉、满、蒙、朝、日五个民族和谐共处。
背景[编辑]
1932年3月9日,日本關東軍扶持清朝末任皇帝溥仪在长春建立满洲国,年号「大同」,提出了“王道乐土”和“五族协和”的思想,把代表汉、满、蒙、朝、和等五个民族的五色旗定为国旗。在满洲国,五族就变成和族(红色)、漢族(蓝色)、蒙古族(白色)、朝鲜族(黑色)、滿族(黄色)。[1]1932年7月,脱胎于滿洲協和黨的滿洲國協和會成立,是旨在通过向在满中国民众渗透王道政治、民族协和的指导理念,把被统治民族统一于满洲国的思想感化团体,其纲领是以「实践王道为目的」、「乐天知命、注重礼教」。
图集[编辑]
|
参考文献[编辑]
- ^ Manchukuo (Japanese Puppet State in China) [满洲国(日本在中国扶植的傀儡国家)]. 世界旗帜网. 2009-08-08 [2010-12-15]. (原始内容存档于2017-11-25) (英语).